搜 索
【代表風采·履職故事】何必闊:非遺匠人的“漆”彩履職路
2024-11-05 14:50:05   來源:浙江人大

  何必闊,浙江省、龍港市人大代表,溫州夾苧漆器博物館館長。他打小就是在漆器堆里長起來的,“夾纻漆器”技藝傳到他這一代已是第五代。耳濡目染之下,他對龍港漆藝傳承有著特殊的使命感。

  匠心守護非遺

  在宋朝,漆器從王公貴族走向尋常百姓家。因為造型典雅簡樸,溫州的漆器暢銷海內外。20世紀末,何必闊學藝歸來,扎根家鄉(xiāng),用漆造物。2009年,“夾纻漆器”入選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他也被評為“夾纻漆器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,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

  何必闊介紹,夾纻漆器工藝復雜,手工藝非遺項目現(xiàn)在面臨著斷層的問題。為了讓夾纻漆器重新走入大眾的視線,他進行了大膽創(chuàng)新,推動龍港夾纻漆器非遺工坊被列入首批省級非遺工坊。2023年6月,他帶著自己設計創(chuàng)作的“甌桼坊”夾纻漆器出海泰國,亮相“2023一帶一路東盟工商領袖峰會”,讓漆器藝術成為中泰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,也讓世界認識了龍港。

  龍港市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,何必闊提出《關于促進夾纻漆器發(fā)展的建議》,建議推動夾纻漆器進一步與科技化生產、與龍港主導產業(yè)深度結合,加強人才培養(yǎng),加強國際國內交流。龍港市政府高度重視該建議,探索創(chuàng)建“非遺+”的多種融合發(fā)展新模式,不斷激發(fā)夾纻漆器產業(yè)發(fā)展新活力。

  今年,何必闊還參與制定全國漆器制品行業(yè)標準等,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?!爸袊瞧峁に嚨陌l(fā)源地,浙江是漆藝的故鄉(xiāng)。未來漆器發(fā)展可以用兩條‘腿’來走,一條是傳承傳統(tǒng)手工藝,另一條就是智能制造?!彼f。

  辦好民辦博物館

  何必闊的另一個身份是溫州夾苧漆器博物館館長。夾苧漆器博物館作為民辦非營利性博物館,投用后漸漸成為龍港市非遺文化地標,吸引了很多市民來此享受“漆”彩時光。

  2023年,溫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要加快建設“中國民辦博物館之城”,助力打響“千年商港、幸福溫州”城市品牌。何必闊了解到,不少同行在辦民俗類、非遺類、藝術類的民辦博物館時,會碰到招聘不到講解員、無法找到合適的場地等問題。

  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,何必闊提出了《關于加快建設溫州中國民辦博物館之城的建議》,呼吁讓民辦博物館的文博員也參與到職稱的評聘中。這一方面有助于民辦博物館提升辦館質量、吸納人才,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民辦博物館的專業(yè)度,更好地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

  致力非遺傳承

  擇一事,終一生,申遺、建館、傳藝是何必闊非遺傳承的夢想與目標!對此,他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提出了《關于加強對非遺傳承人培育和激勵政策的建議》,建議出臺更加完善項目和傳承人評價機制,設立非遺保護基金,制定非遺傳承人培育計劃和激勵政策,開展非遺進校園,設立傳承人工坊開展研、學、產基地試點。

  根據該建議,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積極謀劃,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隊伍建設,加大對傳承人的經費扶持力度,重視非遺類技能人才培養(yǎng),大力開展“非遺進校園”活動。

  何必闊還積極參加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“一法一條例”執(zhí)法檢查活動,參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、傳承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專業(yè)代表小組活動等。同時,與龍港相關文化部門攜手大力推廣“非遺進校園”活動,讓學生感受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無限魅力,讓非遺文化在校園“生根發(fā)芽”。

  策劃: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、研究室

  來源:龍港市人大

[編輯:馬牧青]